

本影片因授權因素
暫時無法提供觀看
天下長河
- 2022
- 共40集
- 普遍級
9.0
黃志忠、羅晉出演,近15年最有質感歷史劇!
該劇講述康熙帝為治癒黃河水患,不拘一格提拔陳潢、靳輔兩位治水能人,在歷經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和朝政風波後,君臣逐漸平定河患,留下了讓後世為之稱道的豐功偉績的真實歷史故事。
編輯推薦:
Yahoo奇摩戲劇影集排行榜 12月Top10
康熙十五年,天降暴雨,黃河的春汛來得格外猛烈,兩岸的堤壩多有潰決,洪水肆虐,民不聊生。三藩之戰正打得如火如荼,前線六十萬軍隊正和吳三桂血戰,河道被大水衝垮,糧草無法運到前線,大清江山風雨飄搖。

鑼聲大作,遠處傳來天崩地裂的聲音,眾人揚頭,全都嚇傻了,一道水牆從高處壓過來,瞬間吞沒天地。 大水一過,只剩下靳輔的一杆紅旗。村莊已成魚蝦之國,露出的房頂,樹杈上,坐的全是人。靳治豫無力地蹲在筏子上哭起來。乾清宮的康熙冷著臉,坐在寶座上,下面的大臣們噤若寒蟬。

靳輔坐在馬車裡,看著一本有關治河的書,于振甲坐在對面,看靳輔讀得津津有味,不由得和靳輔聊起關於治河的問題。

第二天,靳輔一行人啟程,靳輔希望陳潢能夠和他們一起進京,效力朝廷,派人尋時,才知道陳潢幾人因為交不起房費,昨晚已經被店掌櫃轟走了,靳輔趕緊啟程去追。

科舉開考,明珠任主考官。第一天結束,高士奇就要交卷。 巡場的兵丁帶著高士奇來見明珠,科考規矩,不到三天,誰都不許出貢院,高士奇也只能等著。

落寞的高士奇留在京中,替人算命,等待機會,陳潢大病一場,獨自離京。 徐乾學胸懷大志,來到翰林院,這裡的官員都是學識淵博的老學究,狀元在這裡都不值錢,更何況他一個探花,他在這裡只能抄抄書。康熙翻看靳輔呈上的治河書,非常興奮,他要求明珠去尋找陳潢。

鐵牛鎮,康熙和明珠吃飯的時候巧遇陳潢,陳潢說自己是河伯投胎,陳潢與康熙打賭秋汛到鐵牛鎮的時間,陳潢贏了。陳潢來龍舟找康熙要銀子,康熙對這個能準確預測秋汛時間的年輕人很是好奇,一番詢問之下,才知道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,康熙大喜。

陳潢來到河道總督府已經好幾天了,好吃好喝,身邊幾百人盯著,就是去不了河堤,急得團團轉卻又無可奈何。金文祥知道,河堤根本就不禁查,一查就得露餡,他和師爺密謀,派王光裕被發賣淪為官妓的女兒柔兒去陳潢房間,到時候一踹門,不管陳潢上不上當,也能讓他身敗名裂。

臨行前,康熙命靳輔接任河道總督,陳潢為他的幕僚,讓兩人一同治理黃河。 靳輔、陳潢一行人,從源頭重新踏勘黃河全程,瞭解黃河水文情況,重新制定治河方案。

徐乾學畢竟沒做過官,自己沒審出什麼來,倒是被金文祥套出不少消息。索額圖命人把徐乾學帶來見自己,威逼利誘,徐乾學被嚇破了膽。高士奇在索額圖府上做教書匠,替他擬寫奏報,一日見索額圖在院中作詩,過來一通吹捧,索額圖被誇得高興,讓高士奇替他把平日裡的殘詩補全,以討皇上開心。

高士奇嘲笑索額圖的提拔被康熙發現後,索額圖把高士奇吊起來暴打一頓,高士奇一瘸一拐地來投奔明珠。明珠半信半疑,打發高士奇回去。明珠雖然並不相信高士奇的投奔之意,但也不介意給索額圖餵個蒼蠅,他告訴康熙,給索額圖擬寫奏報的高士奇頗有才華,二人隱匿身份,悄悄去索額圖府見高士奇。

康熙召開河務會議,召集全國河務官員探討治河策略。 陳潢和靳輔彙報黃河踏勘成果,提出束水攻沙之法,收窄河道,加快黃河水流速,用黃河水沖刷泥沙,陳潢提出修建減水壩,以降低河水流速加快後對堤壩的衝擊。于振甲反對靳輔陳潢的觀點,他認為應該加寬河道,清理淤積的泥沙。會議通過了陳潢和靳輔的提議。任靳輔為河道總督,陳潢為總事。

幾個縣的縣令正圍著靳輔打官司,他們要聯名上摺子,參靳輔強拆民房,靳輔一個頭兩個大,但他多年在朝中為官,也還能泰然處置。 康熙大婚,冊封昭妃為後。河道動大工,朝中的壓力來到了康熙身上,各方勢力都想在其中分上一杯羹,各方彈劾靳輔、陳潢的奏摺如雪片一般。

朝廷播下來的拆遷安置銀兩被兩江總督阿席熙扣住,做了生意。安置費不夠,沒有糧食,百姓們人心惶惶,靳輔兒子靳治豫在糧倉與當地官員發生衝突,被綠營兵扣押。 一個河兵跑過來告訴靳輔,綠營兵把正在放糧的河兵圍了,百姓們剛剛領到發下來的糧食,又被綠營兵搶了回去,眼看著兩邊就要打起來了,靳輔大怒,趕緊穿上官衣,正準備去糧倉,門口來報,兩江總督阿席熙前來拜見。

陳潢目瞪口呆,見當年曾發誓要互相提攜的大哥如此做法,心中又憤怒又難過。 高士奇一人來到河道總督府,找到靳輔、陳潢,他早就猜到徐乾學肯定不會開倉放糧,他讓靳輔、陳潢陪他在兩江唱一齣大戲,以解困局。

阿席熙感激高士奇留情,托索額圖送了一套宅子給高士奇。 康熙帶著靳夫人來見靳輔,他被水沖走後生死未卜,得救後又被關進了養蜂夾道,黃河邊被赦免後又馬不停蹄地去踏勘黃河,中間都沒有給夫人通過任何消息,兒子丈夫生死未卜,靳夫人日夜憂思,康熙讓一家人團聚,一時間百感交集。

康熙自從大婚之後,就賭氣很少再去昭妃那裡,即使去,也只是草草說上兩句,就藉口開溜。昭妃沒想到,自己做了皇后,反而見不到皇帝了,昭妃一個人在宮裡抑鬱成疾,不久就崩逝了。 雲南傳來軍報,三藩平定。舉國歡慶,康熙大為欣喜,收復臺灣之心更加迫切。

陳潢和小虎輕裝簡行,先到了京師。 康熙正在接見使臣,看到陳潢來了甚是高興,沒顧上和陳潢敘舊,先讓陳潢和高士奇談,而後陳潢來到高士奇的府邸,高士奇告訴陳潢,皇上想要收復臺灣,但是為了不讓鄭家兄弟警惕,不能大張旗鼓地訓練水師,他跟陳潢打聽,河道上有沒有水流湍急又比較隱秘的地方,可以訓練水軍。

康熙早就知道阿席熙鬧虧空的事情,懶得和他計較,告訴他趕緊補足虧空,他要用錢打臺灣。 聽說皇上要收復臺灣,準備訓練水師,戶部侍郎伊桑阿跑來打官司,三藩剛平,朝廷元氣尚未恢復,河道又是個大窟窿,白花花的銀子如流水一般進去,現在又要訓練水師,戶部實在是擠不出錢了。

黃河工程如火如荼,靳輔在清水潭,和六十幾個河道官員,親自下堤幹活,修築清水潭大堤。大堤的品質是重中之重,靳輔不放心其他人,於是讓靳治豫查驗石料。 陳潢和小虎喬裝乞丐,巡查全國各個工地。陳潢和小虎到了歸仁堤,發現歸仁堤工地把朝廷配發的棉襖拿來售賣,堤壩是用熟土築起的,裡面竟然都是空心的,陳潢大驚。

事情傳入京中,官員們又紛紛開始寫奏報彈劾靳輔。康熙和高士奇、索額圖、明珠商議應該如何判決,康熙暗示他們聯名保一下靳治豫,索額圖和明珠藉口推脫,高士奇想保,可也不敢與朝中洶洶的百官作對,只得交由刑部議罪。 刑部議罪斬立決,康熙大怒,靳輔任河道總督,多少人眼紅這個位置,都巴不得他趕緊死,根本沒有人上奏報保靳治豫,沒有人挑頭保,康熙也不能一言而定,他問高士奇,陳潢為什麼也不保?高士奇告訴康熙,陳潢也被大臣聯名參奏,說他是反清複明的反賊,康熙聽完更是頭疼。

陳潢和於振甲帶人在河道埋伏,去搶路過運糧的糧船,兩人滿載而歸,剛到縣衙,就接到旨意,陳潢暫回河督府,戴罪兼理秋汛。 于振甲授命送陳潢回河道總督府,途中遭到襲擊,陳潢拉著於振甲跳進水中,從河裡遊到岸邊,逃過一劫。 靳治豫殺人的事也傳到了後宮裡,孝莊知道靳輔是個忠臣,她知道,康熙還得靠靳輔治理黃河,她給康熙出主意,讓康熙借由她生病,大赦天下,保下靳治豫。

陳潢回來,和靳輔秉燭夜談,伏汛在即,王登選的堤很難頂過去,兩人商量,要先把堤裡的洞先補上,把大堤上的刺槐挖掉換成柳樹固堤。 朝堂上,伊桑阿聯合一眾大臣,向康熙施壓,要斬靳治豫。高士奇事先經過明珠的提醒,也沒有再力保靳治豫。推車撞牆,康熙也必須決斷了,他命伊桑阿和高士奇一起下去,徹查靳治豫一案,如果沒有冤情,就按照刑部議的罪來定奪。

高士奇、小虎和陳潢一起去白河溝村調查青條石案,兩人看著堅硬無比的青條石也是毫無頭緒,不知道到底為什麼青條石會變得脆如泥土。 青條石采下裝車,三人跟著隊伍一同回河督府。夜裡,小虎發現有內情,拉著兩個人偷偷去看,只見幾個大漢把青條石夾在柴火堆上,用火燒紅,然後澆上了醋,兩人了然,知道青石條原來是在路上被人動了手腳。

時逢大雨,康熙與孝莊前往五臺山祈福;王登選的歸仁堤偷工減料,青條石案又耽誤了許多工期,下游的堤剛剛落成不久,還不穩固,汛期就來了,陳潢和靳輔深知現在的堤壩不能抵禦太大的洪水,想要炸堤洩洪到桃源縣,以保全大局。 靳輔、陳潢去和桃源縣縣令于振甲交涉,希望他可以提前轉移百姓,損毀的房屋田地,河道府會補償銀兩,但於振甲迂腐頑固,覺得大堤頂不住是靳輔陳潢治河不力,不應該犧牲桃源縣來保全其他堤壩,堅決不同意洩洪。

黃河大決,江蘇、安徽、山東三省災民鬧事,各方勢力又開始蠢蠢欲動,都想把河道這塊兒肥肉控制在自己手中。朝中,彈劾靳輔陳潢的奏報雪片一般遞上來,崔維雅上書彈劾靳輔二十四條大罪,康熙排除萬難力挺治河,但這一次大決,後續的黃河治理將迎來更大的阻礙,反對之聲更加熱烈。 康熙讓伊桑阿和崔維雅帶著二十四條大罪的奏報下去踏勘,同靳輔陳潢商議。黃河大決後,陳潢就臥病在床,多年的工程功虧一簣,讓他氣結於心。

陳潢將二十四條大罪逐一駁回,崔維雅在治河方面本就是個半吊子,被陳潢駁的啞口無言。康熙見到于振甲,大罵于振甲只顧自己名聲,不顧百姓死活。于振甲還有些不服,康熙也懶得和他廢話,扭頭走了。 康熙帶著于振甲到京城外,看到城外滿是逃亡過來的難民,康熙心痛不已。于振甲再迂腐,看到餓殍滿地的場景也無法再固執下去了,他終於明白自己這個舉動,害死了多少無辜的人。

康熙下旨,靳輔和陳潢戴枷戴罪辦事,繼續修治黃河。靳輔陳潢回到堤上,平日一起幹活的官員們都面面相覷,不知如何稱呼他們是好。 靳輔陳潢去掉手枷,他們要封堵決口,在入海口新挑下河,用河水衝擊入海口淤積的泥沙。黃泛區的水已經退了,遍地都是濕漉漉的黃泥,昔日的村莊,房屋也就只剩下幾間沒塌。

臺灣光復,全城歡慶。收復了臺灣,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隨之而來,朝中有些人主張棄守臺灣,也有人開始往臺灣安排自己親近的官員。康熙讓官員們把自己的觀點看法寫奏報呈上來。 康熙去向孝莊報捷,但孝莊看起來卻憂心忡忡。孝莊知道,此時的康熙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還需要她保護的小皇上了,臺灣收復,康熙的威望達到了頂峰,下面的大臣們已經不敢再違逆他說一些不同的意見了,他擔心自己死後,沒有人能在康熙得意的時候點醒康熙,被自信蒙蔽雙眼。

于振甲回京交旨,康熙早已經收到了奏報,他知道于振甲雖然有些迂腐,但是實心任事,他任命于振甲為直隸按察使。 葛爾丹屢次侵犯內蒙,讓康熙很是煩躁,他在朝中提議,造炮練兵,平叛葛爾丹。現在朝廷還在和臺灣海戰,河道上每年也都有巨量的銀錢扔進去,索額圖、明珠、高士奇前來勸康熙,緩幾年再出兵葛爾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