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思美人
本影片因授權因素
暫時無法提供觀看
思美人
- 2017
- 普遍級
7.4
千古名人屈原的傳奇人生及瑰麗唯美的愛情。
中國戰國時期,群雄爭鋒。生於名門的屈原,機緣巧合愛上了民間女奴莫愁女。然而,身處內憂外患、危機重重的楚國,二人雖相知相戀,卻不能相守相依。為了衝破命運的桎梏,二人不畏門第之別,相愛相惜,在同惡霸與權貴的鬥爭中捲入了宮鬥權爭、家國情仇的漩渦。與此同時,身負宏才大略的屈原,一步步踏上了拯危救國、九死不悔的旅程。有心報國,無力回天,屈原終萬念俱灰,痛沉於汨羅江;莫愁女則駕舟去遠,從此蕩舟江湖。

春秋戰國之時,諸侯紛起,群雄逐鹿。楚國曆數百年之艱辛,國力終於在楚威王時期達到巔峯:帶甲之兵百萬,倉稟豐實粟支十年,成為長江流域最強盛的諸侯國。荊楚山水鍾靈毓秀,滋養了無數俊逸之才,其中最負聖名者,當屬曠代詩人——屈原。輕舟滑淌在碧水上,屈原娓娓敍説着自己多年來的夢境:山林美池邊,少年屈原撫琴舞劍,英姿勃發。目睹山鬼百媚,赤豹矯勇的屈原怔住了神。絕色之容的山鬼將屈原從赤豹的利爪之下解救,兩人脈脈對視,情絲相繞。

莫愁女娓娓而談屈原的詩作,並且從中剖析出了世人沒有想到的層面和因由。她説,屈原的詩中,看似句句奇譎逍遙,實則是透着莫大的悲意,而這些悲意正是因為屈原空有一身壯志而難酬。屈原在一邊聽了,深受震撼,可內心也同樣悲憤不已,情緒失控間直言自己的無能。

張儀蔑視屈原一介詩人,並無何品街與自己論禮。最後,張儀姿態傲慢地給出三日期限,要求楚國答覆。隨即轉身告退。大殿之上,群臣面面相覷。楚王決定驅逐張儀出境,屈原站出來阻止了他,並且表示和氏璧應該借給秦國。此語一出,頓時引起了群臣眾怒,大臣們紛紛怒斥屈原賣國。

屈原連夜趕往莫愁女家,看到的是百戲團眾人悲痛欲絕的面容。莫愁女此刻,早已是恨毒了屈原,哭喊着將屈原逐出了家門。 聽聞屈原打算為官的決定,屈伯庸與屈母竟然堅決地反對。 在屈原的再三追問下,屈母才道出了實情:原來,屈原並非是寅日寅時出生,而是生在了一個極其不詳的時辰。算出的卦象表明,屈原此生宜文不宜武,宜野不宜朝。

劉歪嘴看見了莫愁女那驚為天人的嬌顏,頓時鬼迷心竅,想要娶莫愁女為妻的企圖。 劉府張燈結綵,準備劉歪嘴的婚事。就在莫愁接近絕望之時,屈原及時趕到制止了劉歪嘴。

楚宮,王子二人子橫、子蘭玩耍投壺射箭,子蘭拜託贏娘娘幫忙取箭,結果嬴娘娘意外跌落,動了胎氣。 楚王知曉後大怒,抓住子蘭重打了荊條二十。 子蘭被楚王下令狠狠地抽打之後,子蘭之母以為是嬴娘娘告的狀,認為嬴娘娘背信棄義,因而恨毒了嬴娘娘。 其實,這一切都是南后從中挑撥作梗。

子尚建議昭家結盟屈家,因為楚地有傳言,楚有三户,天下皆知。 屈,昭兩家結成連理,那麼必然使昭家穩獲令尹之位。 況且昭家之女碧霞琴藝高超,屈家之子靈均詩才絕世,天下喜事莫過於詩琴相悦。 昭家的門客倉雲與昭碧霞相會江邊,這對戀人彼此聊訴着衷腸。倉雲苦悶地敍説,自己住在江對岸的窮人聚居之地。他花了足足十年時間的努力,從江的對岸來到江這邊,可是依舊前路渺茫,成材無望。 一江之隔,就猶如天壤之別,是豪門大户與貧酸人家子弟的天塹,生生地阻隔住了碧霞與自己的愛情。

楚王的妃子贏妃之子子秦滿月,即將設宴。鄭妃因嫉憤於嬴妃,暗自謀劃陷害王嗣子秦。 第二日滿月宴上,藉着看孩子之機,鄭妃給子秦戴上了自己相贈的長命鎖,結果子秦哭鬧不已。 在子秦被奶媽送回宮後,鄭妃隨即派婢女潛入,偷偷毒死了剛剛滿月的子秦。

楚宮裡,王叔子尚帶領仵作為死去的小公子子秦驗屍,通過銀針針尖的黑色,他們駭然發現子秦竟然是中毒而死的。 而鄭妃因為與子尚私通,子尚隨即知曉了原委,頓時大驚失色,兩人決意向楚王隱瞞實情。 翌日,大殿之上。子尚稟報大君,謊稱子秦是因為患病而早夭。

權縣,莫愁長跪於大巫祝門前十幾個時辰,懇求巫祝救屈原一命。 為莫愁誠意所感動的巫祝表示,欲成大事必經大劫,欲成人中龍,必成雲中鳳。 屈原的命格高貴,已經不是自己能救的了,是生是死,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。 縣署裡,莫愁徹夜守護屈原,淚如雨下地哭泣,期盼屈原能醒過來。

權縣,戰勝了瘟疫的百姓們感恩戴德,紛紛來縣署表示對屈原的感謝,場面其樂融融,歡欣鼓舞。 淳樸的百姓們表示從今往後願意為屈原上刀山下火海,在所不辭。 誰知,在這個歡喜的場面,茂叔獨自一個人面對妻子的靈位黯然神傷,他對於妻子死因的模糊回憶,竟牽扯出了當初的一件不可告人的秘辛。

江邊,碧霞獨自一人在久等倉雲不至,已然失望。在隨後而至的婢女采薇的苦勸下,昭碧霞黯然回府。 縣署,屈由勸説屈原早早離開權縣。並説出了自己的疑慮,覺得是有人在害屈原。 屈原細想有理,但堅決不願意走,為了權縣百姓,也為了莫愁。酒過三巡,屈由道明來由,竟是為了屈原與昭碧霞的婚事。

楚國朝堂之上,景頗起了奏本,參大司馬屈伯庸之子屈原兄弟在權縣濫殺百姓性命。 在楚國,殺平民者死罪,如若是朝臣所為,則罪加一等。 對屈原青睞有加的懷王反對治屈原死罪,可是司禮大臣認為一國若無重典焉能治世。 君臣意見相悖,一時間僵持不下。

面對嚴酷的楚國律法,屈原、屈由兄弟二人爭相攬罪,屈原毅然站起,言明奴雖為奴,可是在坐的諸位大臣吃穿用度,錦繡華府都是奴隸建立的。 最後,屈原甚至怒斥老祖宗定下的楚律只是貴族欺壓百姓之律,是有罪的法律。 此語一出,四座皆驚,屈伯庸嚇得趕緊代子認錯,可是屈原不依不撓,句句珠璣,直戳時弊。 原本的一場審判,漸漸變成了朝廷大臣們論改革楚律與否的辯論。 爭執到最後,楚懷王一語定乾坤,他認為屈原所言有理,奴也是楚國百姓,也是自己的子民,並且頒下詔令,從今日起,凡在楚國境內,殺奴與殺平民同罪。

昭碧霞為倉雲獻計,以蘭為題作詩,以求合乎屈原心意。 翌日,文學侍從的擢選正式開試。試畢,屈原遍閲群文,均無一入眼。 最後,懷王看中了《蘭頌》,並以為佳篇,召見了倉雲。可是耿直的屈原卻在這時斷然反對,認為倉雲之詩工整有餘,飄逸不足。 詩才有餘,詩心不正。最後,懷王表示尊重屈原的意思,而屈原遵從內心,判倉雲未入選。

每逢秋荒,權縣都會籠罩在一種異常恐怖的氛圍當中,就連一向無法無天的權縣三霸都為此恐慌不已,談虎色變。 傳言,秋荒之時會有一種名叫白狼的妖魔現世,專門吸人魂魄,攝人精髓。百姓們這段時間會在郊外設立祭壇,供奉祭祀白狼,以求白狼不出來害人。

深夜,郊外祭壇。琳琅滿目的牛羊祭品擺滿了祭壇,權縣的壯丁勞力此時此刻在屈原的帶領下靜靜地潛伏在一旁,等待白狼的出現。而此時此刻,三霸之一程虎卻帶着一隊人馬悄悄躲藏在另一邊,想要趁機除掉屈原。 在之後的行動中,屈原果真中計,帶人傾巢而出追趕起假扮白狼的家奴。 混亂之下,真正的白狼現身了,就在莫愁舉起劍想要刺向白狼之時,白狼喊出了莫愁的名字,原來令眾人聞之色變的所謂“白狼”,竟然是當年傳聞已死的權縣村民蘭娘。

楚宮,太后壽辰,萬臣來朝。後宮嬪妃紛紛獻上禮品,以盡孝道。準備已久的田姬獻上了一件做工稀世的金縷衣,深得太后歡心。 鄭妃藉機獻上一曲舞蹈,也贏得了讚譽一片。 南后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説,後宮花園一夜之間清池荷花開遍,此乃祥瑞之兆,懇請皇上與太后移駕觀賞。

深夜,墜崖落水的屈原與莫愁甦醒了過來。 權縣,景連府邸。劉歪嘴難以置信地向景連與程虎説出了屈原失蹤的消息。聽聞縣署尋找屈原尋了一宿,然而沒有任何下落。 屈原失蹤的事情傳回了郢都。一時間,屈、昭兩家像是炸開了鍋。屈伯庸與屈母心急如焚,趕忙派屈由策馬趕赴權縣調查找尋屈原下落。

被抓獲的殺手招供,自己是殺手張彪的手下,而這個張彪數日前去找過景連。 於是,屈原與屈由鎖定了景連。兄弟二人帶這差役直奔景府,捉拿了景連。 屈原見景連死不認罪,於是用刑重打了景連五十大板,師甲勸説道,景連此人乃皇親國戚,然而屈原不為所動。 景連的部下帶人劫了縣署,將縣署打砸一通,隨後搶走了景連。 屈原一氣之下策馬奔赴郢都,面呈楚王,告景家景連之狀。

田姬給張儀寄來密報,密函中包含了她在楚宮所探的重要消息:楚國屈、景、昭三家內鬥,楚國朝政大亂。 秦宮。秦王對於田姬的表現十分滿意。秦王詢問愛妃八子娘娘身為楚人,是否真的不介意秦楚開戰。八子表示,自己身入秦國,便永為秦人。

翌日,楚宮,子尚借鄭妃一曲舞畢,趁機獻上屈原作詞、昭碧霞做曲的《橘頌》為禮。 此曲一出,四下驚羨。子尚於是更進一步,在南後和鄭妃的幫腔下,促成了楚王下旨賜婚屈、昭兩家。楚王宣佈,令屈家屈伯庸與昭家昭碧霞於次月十日完婚。

屈母親赴郢都,要帶屈原回郢都。 屈原憤然表示自己已經和莫愁約定私奔。面對屈母的哀怒交加,屈原下跪苦苦哀求母親,求屈母成全自己與莫愁。 屈母卻説,君命不可違,如若抗旨,就要誅殺九族。 江邊碼頭上,莫愁等待屈原的到來。可是她怎麼曉得,此時此刻的屈原已經不得不屈服現實。到最後,屈原也沒能同莫愁道別。

昭碧霞在洞房中等待屈原,而宛如行屍走肉的屈原卻沒有進門,只是一個人漠然地坐在台階上。 昭碧霞帶著屈原去懇求自己的父親昭和救下莫愁。 屈原保證只要救出莫愁,今生今世便只對昭碧霞一人好。 可是沒等屈原說完,昭碧霞就打斷了他,不讓他繼續說下去。 遠處的屈伯庸夫婦目睹了一切,不禁對於昭碧霞的明白事理而感慨不已。 昭府,屈原與昭碧霞星夜趕到,請求昭和想辦法救莫愁。

陳廷理站出來表示,當務之急是證實和氏璧是否為真。 面對着陳廷理的咄咄逼人,子尚一下子露了餡,偷偷調借假璧於秦國的真相暴露。 一時間群臣激憤,楚王佯裝勃然大怒,就要處死子尚。 在眾臣紛紛的求情勸慰下,楚王暫且免去了子尚一死,改為罰俸一年上繳國庫。

莫愁與她在百戲團的妹妹青兒組織起了百姓們,在為屈原洗罪的萬民請願書上按下血手印。 翌日,楚王駕臨權縣。百姓們攔道下跪,為屈原求情。 目睹了權縣百姓對於屈原如此情深意切的愛戴,以及百姓們不顧生死地為屈原求情,楚王陷入了深思。 隨後,在看了百姓們呈上的萬民請願書後,楚王嚴懲屈原的心思徹底動搖了。

秦國,武卒選拔。公子嬴稷因為體質虛而又怕苦怕累,被白起不留情面地責備。 嬴稷為此態度蠻橫地對待白起,秦王見了親自鞭笞了嬴稷,以示教訓。 秦王隨後語重心長地教導嬴稷軍國大事的道理,嬴稷聽了若有所思。

出征前夜,屈家父子三人祭拜屈家高祖。屈伯庸給兩個兒子講述了當年屈家高祖輕敵兵敗的教訓,教導兒子“凡屈嗣,皆自贖”,在戰場上無論如何不能臨陣脱逃,不能辱沒了大楚國威。 屈伯庸打開了一個寶箱,取出龍淵、太阿、工布三柄御賜絕世寶劍,將太阿劍交於屈由,將工布劍交給屈原,自己佩戴龍淵。

屈由召集敢死隊,身先士卒攻城。 莫愁一帳的兵士們紛紛響應,要加入敢死隊。 屈原想要加入敢死隊,可是屈伯庸斷然拒絕了。 屈由安慰弟弟放寬心,等待大家的捷報。 深夜,城外,敢死隊預備好了可以用來御風飛翔的肩背式風箏,等待著東風。

混戰間,莫愁救了屈原一命,也因此暴露了身份被屈原認出來。屈原見之大驚。 寡不敵眾的屈原被武藝高強的秦將白起擄上了馬給生擒了。 秦軍大帳裏,屈原被押解進去。張儀勸說屈原歸降,並許之以高官厚祿,屈原藉此拖延時間。 張儀打算,以屈原為籌碼要挾楚軍統帥屈伯庸。

屈由親自單槍匹馬來到秦軍大帳,代替屈伯庸約見張儀。 張儀答應了率領少量秦軍赴會。 而莫愁、屈伯庸與莊喬偷偷潛入到了關押屈原的秘密地點

戰場,秦楚兩軍大軍正面交鋒,戰鬥如火如荼。秦軍詐降致使楚軍被包圍,情況極其不妙。 留守軍營的屈原知曉後匆匆趕往戰場,與父親屈伯庸並肩作戰。 為救兒子屈原,屈伯庸被刺了一戟身受重傷。 經過萬般艱難的考量思慮,屈由發兵救援楚軍,,陷入了重重圍困的屈由最終寡不敵眾,被白起飛出的長槍釘死,壯烈犧牲。

屈府,一連串的痛苦打擊使得屈原借酒消愁,將自己灌得酩酊大醉,癱軟成泥在地。 醉夢幻境裡,屈原再次遇見了少年時的自己。 少年屈原痛斥屈原,説此時的他早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他,早已經失去了當年的意氣風發。

楚宮,晚宴。太后對於樂師們的奏樂極為不滿,大發雷霆。 這時,容貌絕色的莫愁一襲素衣,裙袂翩遷而至,輕撫長琴為太后獻上一曲《橘頌》。 嫋嫋琴音加上天籟之音,一時間,使得滿堂沉醉。楚王聽後,忍不住叫好不迭。

楚王深夜宣詔莫愁,欲讓莫愁侍寢。 楚王直接地對莫愁表現了愛意,莫愁連連後退,楚王見莫愁不依,就欲用強。莫愁雖會武藝,卻不是楚王的對手,眼看就要失身,這是夜色突然大變,天上驚雷震震,甚至劈壞了王宮裏的柱子。 楚王這才對天意有所顧忌,放棄了對莫愁用強。

田姬為楚王獻計,讓楚王能夠以此俘獲莫愁的芳心。 田姬找到莫愁,聽她彈起《橘頌》。就著《橘頌》的悽楚之音,田姬想要和莫愁拉近關係。 田姬借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身份,與莫愁結成姐妹之誼。

屈原建議楚王同意合縱之計來破秦國張儀連橫之計,博得了一些大臣的贊同。 對於具體的實施,屈原自告奮勇願意親赴齊國説服齊王田闢疆,結成合縱大計。 屈府,昭碧霞決意此行要陪丈夫屈原一同前去,因為兩人已是夫妻,就要生死與共。

楚王來到了樂宮探望莫愁。在楚王表示了翌日的新宮掛匾之禮,莫愁須得參加時,莫愁隱隱約約明白了楚王的意思。 新宮牌匾上的紅綢被揭開。赫然的“莫愁宮”三個大字映入眾人眼簾,楚王隨即表示天下至美之宮殿當配天下至美之女子,他牽起莫愁的手,步入了莫愁宮中。

深夜,莫愁宮中。有人鬼鬼祟祟地在庭下扎紙人,藉此詛咒莫愁。 翌日一早,宮裏的宮女們就開始議論紛紛,直言這個曾經元娘娘住過的宮殿不乾淨,每逢月圓之夜就會有鬼泣之音。

屈原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想要代表楚國與齊國結成合縱抗秦之盟。 然而,田嬰的態度卻非常牴觸,這給屈原的遊説帶來了很大的阻力。 隨即,田嬰拿出一份偽造的字條,污衊屈原居心不良欲用詭計害齊利楚。 猝不及防的屈原被齊府的侍衞拿下,關押軟禁了起來。

懷着對屈原深深的愛意,昭碧霞為了救屈原,表示只要田浴蘭能救出屈原,自己願意離開屈原成全田浴蘭和屈原,隨即還交出了一封寫給屈原的絕情書為證。為了使田浴蘭放心,昭碧霞甚至拿出匕首,以自刎相迫。

孟嘗君田文表示,自己已經要請屈原參加三日後的稷下論道。 楚國,稷下學宮。群賢畢至,濟濟一堂。莊子、孟子、屈原等等當世大傑俱是到場。

大牢裏,莫愁淪為階下囚。 彷徨無助的她在幻境中看到了自己的母親——楚國前代大楚巫。 莫愁詢問母親自己應該怎麼辦,莫愁母親對她説了一句詩“無情不若有情苦,莫到深閨畫裏愁。”隨即,漸漸消失。 莫愁久呼不應,遂從幻境中清醒。對於這句深奧的詩,莫愁一時解不出母親想表達的深意。

田姬邀鄭妃去見一位故人,到了目的地,沒想到田姬口中的“故人”居然是小喬… 原本應該被殺死滅口的小喬居然被田姬的人救了下來。 一時間,鄭妃被田姬抓住了把柄,落於被動。 田姬以此事的真相要挾鄭妃,鄭妃與田姬討價還價達成妥協,説莫愁可以不死,但是小喬必須死。

楚宮,楚王表示自己不能公然忤逆太后的旨意,敦促太監們多多照料莫愁。 柔弱心善的昭碧霞受屈原之託,求父親昭和想辦法救救莫愁。昭和見女兒如此被對待,頓時動了怒氣,惱火之下匆匆催碧霞回去。 想救莫愁心切的屈原怒氣衝衝地趕到楚王面前,公然指責楚王不救莫愁。楚王與屈原因為莫愁一事,鬧得不歡而散。

江邊,楚王與屈原君臣談心。楚王認為屈原促成合縱有功,就要封賞他。可是屈原理智地表示,此時此刻,並非是談論勝負論功行賞的時候。 秦國,秦王贏駟急得焦頭爛額。可是,張儀卻並不擔心。他認為六國表面看起來是在合縱,可是弱國陽奉陰違,強國爭權奪勢,這樣一來合縱聯盟必破。

楚王宣詔屈原,詢問合縱長的人選。田姬支開了門口的太監,悄悄伏在門口偷聽。 楚王表示無論如何不能讓齊王得到合縱長的位置,命屈原想辦法為自己爭取到合縱長之位。

睡夢中的莫愁噩夢連連,夢見攻秦的楚軍慘敗,戰事悽慘。 夢中驚醒的莫愁求見楚王,要求楚國放棄此次出征。可是,現在已經被幽禁冷宮的莫愁根本無法上達天聽。

蘇秦冒著生命危險,在函谷關大戰前去拜會張儀,以圖説服張儀倒戈。 蘇秦勸說張儀不要在助紂為虐,甚至還願意讓出自己的六國相印,但是張儀絲毫不把六國相印放在眼裏,他要得到的是天下的相印。蘇秦萬般無奈之下,搬出昔年張儀的誓言,可是張儀隨即一劍削髮了恩仇,氣得蘇秦直呼“無恥至極”,拂袖而去。

函谷關大戰如火如荼,戰事慘烈。 楚軍率先攻入函谷關。當身為合縱長的楚王熊槐派人傳令各國軍隊增援之時,各國卻均是心懷鬼胎不願出兵。 秦將樗裏疾依據張儀的計謀,誘敵深入。 就這樣率先攻入的楚軍中計被圍困,而列國卻不增兵,楚軍頓時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。

莫愁的下葬現場,各人各懷心思。 法事做畢,太監蓋上厚厚的棺蓋,將莫愁入殮。 青兒想要藉機逃跑,結果被衞士追上抓住。 深夜,嬴妃與老僕虞娘準備翻牆出宮,救出莫愁。

楚國。函谷關一戰,楚國損失慘重。 楚王慨然地當朝罪己,認為自己不肖,愧對列祖列宗,命屈原當庭鞭笞自己。 屈原頂着極大的壓力,高舉荊條最終還是難以下手。 屈原表示,這根荊條,還是懸掛於大楚朝堂之上,以示昭昭前事,惕惕後人。

通過無明的講述,屈原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,直呼景頗何其歹毒。 屈原對於無明的消極應對,憤怒不已。 無明心中藏著當年亡越的深因,全是因為秦國的唆使,屈原責問無明為何不將真相告訴姑姑無心。

楚王極其有意想要冊封莫愁為大楚巫,可是這遭到了太后的極力反對。 莫愁母親——前代大楚巫之死與王室脱不了干係,太后擔憂莫愁會懷恨在心,做出對楚國極其不利的事情。

祭祀台上,莫愁施法為死去的楚軍將士超度。 一時間,原本沉鬱的天空頓時大變,千雲際會,風潮湧動。 莫愁讀卦,占卜到楚國此時此刻需要一個“革”字,也就是一場大的變革,方能有新生。

昭和回府後,勃然大怒,認為屈原不知天高地厚,屢屢觸動老祖宗的規矩。 昭和斥責屈原不知天高地厚,可是屈原卻以滔滔雄辯駁的昭和啞口無言,昭和是又氣又無奈,兩人不歡而散。

鄭妃為了探聽到屈原口風,給兒子子蘭爭取王位,不擇手段地採用色誘。 她邀屈原深夜來宮,沐浴焚香,細布情慾之陣,想要以此勾引屈原。 令人意亂神迷的香氣四溢,屈原一時間精神恍惚,迷幻間竟把鄭妃看做了莫愁,可是隨即憑着驚人的毅力克服了心猿馬意,冷靜下來推開了鄭妃,甚至拔劍相向。最後,屈原奪門而出,鄭妃計劃落空。

屈原提出重磅奏摺:廢除世襲爵祿,並以自己為例,懇求免除屈家子孫的世襲爵祿,凡屈嗣未能為楚立功者,不得封。 楚王應允,群臣間頓時炸開了鍋 ,諸多不滿與怨言頃刻爆發。太后對於朝堂的決意,憂心不已。

莫愁推斷,宮中有邪祟之氣,就在宮角西南嬴妃的江離宮。 而唯有祭天一法,才能破處邪祟之氣。 莫愁與太后風風火火地趕至江離宮,不顧嬴妃的百般反對,將她拉去九層高台祭天。 事到如今,事情才漸漸明晰,原來這一切都是莫愁為嬴妃想出的金蟬脫殼之法 。

大牢裡,賜給嬴妃的毒酒被端上。嬴妃望着碧色的青銅酒壺與杯盞,悲慼萬分卻無可奈何。 嬴妃斟滿了一盞毒酒,悽然地就要嚥下。誰知忠心耿耿的老僕人虞娘卻不忍心看着公主先走,奪下了酒杯一飲而盡,隨即在嬴妃的痛哭聲裏嘴角溢血而死。 絕望的嬴妃端起酒盞,就要飲下,被及時趕到的楚王一掌拍落酒杯救下。

屈原打算在權縣建立童子軍,教孩子們習武唸書,以避免流落街頭的奴民孩子們聚眾滋事,從而緩和貴族和奴民的矛盾。 縣尹擔憂屈原會因此受到非議,被舉報私練屈家軍。屈原表示,自己做事,從來就不懼非議。

碧霞隻身赴宮,跪求楚王開恩,入情入理地向楚王闡明屈原高潔的秉性,然而楚王卻認為屈原並不像他的詩一樣清白。 對於屈原和莫愁的私情,碧霞更是以寬容的心胸和楚王解釋,以盼望楚王能諒解。 然而,此時此刻的楚王已然對屈原灰心至極,不願多言。

江離宮裡,莊喬與鄭妃依偎在一起,沒想到,街邊的碧霞恰好撞見。 焦急萬分的鄭妃頓時起了殺心,打算斬草除根。莊喬在愛與義面前,陷入了兩難境地。 深夜,屈原招來莊喬,同莊喬談心。莊喬觀屈原臉色,明白了屈原肯定已經知曉了此事。 莊喬直白地詢問屈原,想讓自己死還是想讓自己活。望著痴情糊塗至極的莊喬,屈原氣憤不已,將莊喬趕出了屈府。

屈原知曉了碧霞為了自己同父親決裂,一時間動容不已。 與侍女采薇一同上街採購的屈英被鹽商派來的人所擄,失去蹤影。 就在屈原和碧霞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時,有人送來了威脅信,令屈原攜萬金至東郊麓林贖人。 碧霞與屈原趕至麓林,屈原親自上去以金贖人,哪曉得歹人不依不饒在背後朝屈原放出冷箭,屈原中箭跌倒,隨即起身拉起夫人碧霞逃命,碧霞為了救丈夫和女兒身中數箭,被箭簇活活射死。

太后深夜召見楚王熊槐,沉聲地警告敲打楚王。 太后表示,這天下乃是熊家人的天下,不能讓屈原亂了朝綱。對於楚王的維護,太后警告楚王要多些心眼兒,別被人所矇蔽。

秦國,楚國修好的意圖傳來。 張儀與秦王密謀對策,張儀決定以六百里沃土為誘餌,欺騙麻痹楚國,從而為秦國攻打三晉贏得寶貴時間。 張儀奉命出使楚國,商定秦楚聯盟事宜。

齊相田嬰代表齊朝眾臣表態,將蘇秦逐出齊國,但不取其性命。 齊國,蘇府。當年半世漂泊,流轉六國,掛六國相印的蘇秦此時此刻已經孑然一身,門客隨從們紛紛做鳥獸散。 落寞至極的蘇秦痛於大業未成,不願離齊逃命,坐待殺手取命。

秦宮,秦國新勝。 老臣範公向秦王進言狀告張儀猖狂,欲分秦王一半天下。 氣疾相交的秦王在範公與八子娘娘的進言下,憤然決定懲治為秦國立了不世之功的張儀。

為了緩和大臣們與屈原的矛盾,楚王決定在宮中設宴。誰知反倒弄巧成拙,屈原厲聲嚴辭,誓不與袞袞諸公碌碌群臣同流合污。 深夜,楚王思索着白日的情況,頭疼不已。 楚王最終決定,屈原隨有詩才,可實在不堪重用,遂下令讓屈原歸隱山林。 其實,美其名曰歸隱山林,實則為流放驅逐之罰。一代賢臣屈原,就此徹底被排擠出了政治舞台。

大牢裏,嬴妃會見張儀。嬴妃慟哭着表示,自己願意代田姬頂罪去死,從而打消楚王的猜忌之心,為田姬贏得繼續探聽密報的機會。嬴妃哀傷地做赴死前最後的梳妝打扮,欲給這世間留下最後的倩影。為了不再抱憾,嬴妃懇求莫愁再為自己撫琴而歌一曲。

張儀悲憤之下,殘忍地道出了現實:十年之後,沒有張儀的秦國還是秦國;可沒有屈原的楚國必非楚國。 兩人哀漠地對飲相嘆,頹思百年之後在世間可會青史留名。恩怨千百種,終有散盡時,張儀感慨道此生有屈原這樣的對手,倒也不枉來這世上一回。

子尚被拘於囚車,遊街示眾,隨即被放置刑場預備五馬分屍。 就在時辰已到即將行刑時,子尚喊止了楚王,表示自己要告訴他一個秘密。 楚王隨即附耳於前,聆聽子尚的秘密。可是子尚最終還是沒有把秘密説出來,狂笑着説自己死都不會告訴楚王,令他死了這條心。

為了楚國的江山社稷安穩和百姓的安危,寬仁的楚王決定自己隻身一人赴武關。 秦國,武關。秦國宰相范雎帶著楚王車駕到達,樗裏疾出關相迎。楚王被引如內室,滯留在外的隨從楚軍軍士繼而被全數殺害。 范雎代表秦王同楚王談判。范雎提出苛刻要求,讓楚王答應以黔中易巴蜀,實則欲侵吞黔中土地。 楚王斷然拒絕,范雎隨即以武力脅迫威脅楚王,將楚王囚禁。曾經叱詫風雲的楚王熊槐,自此淪為階下囚。

楚國,皇宮後山。哀傷的莫愁直言一切都是天命,早已不可逆轉。 楚國的頹勢早已病入膏肓,不可挽回了。不屈服的屈原嘶吼着表示自己絕不認命,仰頭怒斥蒼天,高聲疾呼不止。

田姬的僕從偷偷解決了守衞的士兵,為田姬與楚王爭取到了逃脱的機會。 因楚王熊槐的猶豫不決,錯過了最佳時機,使得樗裏疾帶人趕到。僕從捨身阻擋秦兵,被圍攻而不敵,最終被樗裏疾一計飛劍射死。 隨後,楚王與田姬被追兵追上,束手就擒。 隨即,猶如禽獸一般的秦兵們在樗裏疾的默許下,當著楚王的面,輪番肆意凌辱田姬。痛苦的楚王在屋外哀嚎連連,無濟於事。

秦國,武關。羋八子太后帶著屈原與莫愁駕臨。羋太后先行進入武關探探虛實。 守將樗裏疾極不情願放羋八子進入,可是迫於太后威權,只得讓羋太后探望楚王。 楚王得知了屈原與莫愁前來搭救自己,擔憂不已。羋太后讓王兄熊槐一切行動聽從自己的安排,見機逃脱出去。

楚國長公子子橫歸國,南後帶百官相迎。 子橫表示,自己能歸國多虧了屈原,所以應當好好重用他。 朝堂上,楚國長公子子橫被重立為儲君,代父監國。子橫打算即刻開始變法強國,屈原立即回稟反駁,認為當務之急不是改革變法,而是救回仍被困武關的楚王,迎楚王回朝。

公元前278年,屈原投江殉國。 其後,秦將白起脱帽下跪於崖邊,敬聲高誦屈子風骨,嘆大秦不能得而用之。 草廬中,莫愁看見了牆上屈原留下的遺作《離騷》,哭泣著癱軟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