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本影片因授權因素
暫時無法提供觀看
無罪推定
- 2024
- 共8集
- 保護級
9.6
臺灣首部台語律政劇!徐自強案改編
當正義從偏見探尋,無辜者的吶喊成為無聲。當所有人說你有罪,你就真的有罪?充滿理想、熱血的菜鳥律師雁青,負責為遭五度判死的死刑犯明德辯護。起初不抱希望的她,在對案情越了解後,越確信這是一起冤案。相信司法即正義的她,提出諸多證據想證明明德清白,法官卻對她提出的證據視而不見。雁青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抗的不是體制,而是人性未審先判的偏見。她要如何打破社會「有罪推定」的審判原則,救出槍決在即的明德?

雁青考上法律系那年,富商周紹雄綁架撕票案鬧得沸沸揚揚,刑事分隊長傷透腦筋,為求盡速破案,警方用盡「合理」的辦法,嚴刑逼供、利誘威逼,逼柯興隆和潘得利兩人說出共犯是楊明德。為安定民心,檢警及司法單位迅速判處三人死刑。6年後,楊案走到更五審,法官依舊維持死刑判決,楊家人不服繼續上訴。楊明德的辯護工作由品嘉負責,品嘉看不起剛考到律師執照的雁青靠關係得到實習機會,故意分派此案給雁青,希望讓她知難而退。

雁青為找出更多證據,親自在案發同時段開車往返明德住處及犯罪現場,發現在早上尖峰時段,明德根本不可能有足夠時間犯案,也找到了可證明明德不在場的證人。案情出現轉機,雁青向品嘉報告,無奈品嘉為了其他更有利的集團稅務案件,根本無心在楊案上,沒想到開庭當天高等法院也未傳喚證人,還牽強指出證據的薄弱點,最終仍維持死刑判決。更糟的是,惱羞成怒的品嘉,解僱了雁青並終止與楊家人的委任關係。
接到明德即將被槍決的正碩,帶著雁青趕到司法院與司改會最重要的盟友-監委姜老會合。緊急在部長簽署楊明德死刑執行令前,利用監委調查權技術性扣下案件卷宗,為命懸一線的明德爭取到了更多時間,也為初入職場的雁青上了一課,原來,能制衡國家機器的,只有國家機器!然而,正當三位律師正在全力搶救明德時,明德一家只剩下楊母金香沒有放棄,楊父順發每日借酒澆愁,而明德也早已寫好遺書。

司改會面臨資金不足的危機,正碩與品嘉交換條件,同意品嘉透過金援換取楊明德辯護團隊的主導律師,將雁青從辯護律師名單中除名,雁青負氣離開。金香為了讓興隆證明明德沒參與犯案,到看守所哀求興隆寫下自白書,隨後,金香匆匆前往司改會,在路上遇上怒氣未平的雁青。雁青憑著這份可扭轉局勢的證據,雁青重回團隊,忍氣退屈協助律師,繼續為明德案盡力,但也因此與正碩產生嫌隙。
兩年後,經過漫長審理,明德案維持原判,一切努力付諸流水。雖然原審法官被技術性調至金門,但更六審法官仍再次宣判明德死刑定讞。金香步出法院立刻被記者圍住訪問,悲憤不已怒喊司法不公。又一次的失敗,讓司改會氣氛低迷,為了重振眾人士氣,正碩召集大家信心喊話,姜老也特地買酒給所有人打氣,眾人喝得盡興,惟有雁青獨自來到天台喝酒解悶,她始終不能理解法官們為什麼不能秉持著最簡單的原則—無罪推定,來審判明德的案件。

正碩決定加強庭外倡議,家瑩則提議舉辦連署,將明德案與廢死訴求作連結。當眾人為活動做準備時,正碩與雁青、至謙就司改會是否應介入姜老性侵案的意見相左,僵持不下。而法院內,茶壺裡的風暴也正在醞釀,更七審的三名法官就案件的審理方向各持己見、互不相讓。陪席法官不願「忤逆」學長姐的意思,認為應遵循前判,受命法官則認為本案疑點重重,應逐項重新檢視,一向中立謹慎的審判長沈芳宜夾在中間,左右為難。

走過十多個年頭,司改會已不復當年人單力薄,越來越多志工加入救援明德的行列,社會輿論在不知不覺中已逐漸倒向支持明德。速審法施行在即,明德將成為受惠第一人。沒想到,更七審的陪席法官竟拜託公設辯護律師私下傳話給明德,要與他進行一項交易…

眾人開心慶祝時,雁青一人在辦公室翻找著資料,發現正碩在法庭上提出的明德的通話紀錄與當年那份有所出入!雖不影響明德的清白,她依然拿著兩份文件質問正碩。對於正碩為了打贏官司不擇手段,甚至拿假資料作證據,雁青一氣之下決定與正碩分道揚鑣。雁青想起三人這些年來的努力而感慨,雖然想為冤獄平反的初衷是一樣的,但既然道不同,便不相為謀…她知道自己不能沮喪太久,因為待平反的冤獄,明德案不是第一件也不會是最後一件。